标准传递品牌信任,连接共创美好未来

国内标准化服务机构
一次合作,终身服务
标准咨询:199-3586-9001

当前位置:标准申报服务网 > 团体标准

规则重塑:价格法修正与团体标准如何终结“内卷式”竞争?

发布:标准申报服务网 发表时间:2025-07-30 访问量: 0 次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小知认为,这份酝酿中的法律修正草案,剑指当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价格混乱与恶性竞争现象,尤其针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价格行为监管空白,传递出国家以法治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引导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规则重塑:价格法修正与团体标准如何终结“内卷式”竞争?

价格法修正是直面内卷痛点,强化规则之治的有力武器 

本次修正草案核心聚焦于强化价格行为监管、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草案对低价倾销、价格欺诈、价格串通等扰乱市场秩序、引发“内卷式”恶性竞争的行为,细化了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这为市场划定了更清晰的红线,也为打击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内卷”行为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团体标准正在形成市场“反内卷”的内生动力 

当国家法律设定底线,市场则需要更灵活、更贴近实践的规则来引领向上发展。团体标准,恰恰扮演了这一角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由市场主体(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自主制定发布,供社会自愿采用。团体标准源于市场、用于市场,是行业自律、自治、自驱的产物,小知认为,在反“内卷”中,团体标准具备以下三大独特优势:

一是终结“价格混战”,构建质量竞争新秩序。在高度同质化的行业(如外卖配送、网络零售、部分服务业),企业常陷入“低价抢单”的囚徒困境,牺牲利润甚至服务质量。团体标准可通过设定合理的服务基准、质量门槛、技术规范,引导企业跳出单纯价格比拼,转向服务体验、技术含量、品牌价值的差异化竞争。当行业普遍遵循“优质优价”的标准共识,“劣币驱逐良币”的内卷怪圈将被打破。

二是遏制“隐性内卷”,提升全要素生产率。“996”加班文化、无意义的流程内耗、冗余的包装与营销成本……这些隐性内卷消耗巨大社会资源。团体标准可聚焦工作流程优化、绿色低碳实践、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等,通过推广最佳实践,驱动企业从“拼人力、拼消耗”转向“拼效率、拼创新”,实现全行业降本增效的真增长。

三是促进协同创新,开辟高价值新蓝海。内卷源于在存量市场中零和博弈。团体标准能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共识,加速新技术应用、新业态孵化、新模式推广。

法律为基,标准为翼,政策协同形成破局之道 

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与国家对团体标准的持续鼓励(如《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支持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形成了清晰的政策协同路径。价格法修订严厉打击违法价格行为,清除恶性竞争的“土壤”,为市场设立不可逾越的红线。团体标准通过行业共识,建立高于国家标准的质量标准、服务规范、创新导向,引导企业向上竞争,追求卓越。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动在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中采信先进团体标准,如《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暂行规定》明确了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的具体路径,使合规且领先的团体标准获得实际影响力,形成“良币”示范效应。

结语:告别“内卷”,规则重塑正当其时 

价格法的修订,是国家对市场无序竞争的一次强力纠偏;而团体标准的蓬勃兴起,则代表着行业自我革新、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当法律的刚性底线与标准的柔性引领形成合力,“以质取胜”取代“以价搏杀”,“协同创新”取代“零和内耗”的新商业文明才能真正生根发芽。

如果价格法修正案最终通过,团体标准将获得更坚实的法治基础。让规则重塑之光,穿透内卷的迷雾,照亮中国市场竞争更理性、更健康、更具创造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