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传递品牌信任,连接共创美好未来

国内标准化服务机构
一次合作,终身服务
标准咨询:199-3586-9001

当前位置:标准申报服务网 > 团体标准

划红线!团体标准必须合规

发布:标准申报服务网 发表时间:2025-09-03 访问量: 7 次

一、重大政策的背景

团体标准作为我国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被纳入国家标准化战略以来,总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壮大的发展历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团体标准在填补行业空白、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部分社会团体利用标准制定权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现象。

2025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团体标准合规管理进入新阶段。此次政策的重要目标,在于强化团体标准的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标准制定与实施的全流程监管机制,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政策明确要求社会团体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遵循开放、透明、公平的原则,严禁通过设置不合理技术壁垒、限定市场准入条件等方式破坏市场竞争秩序。这一举措既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落实,也是推动团体标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监管升级的内容

《指导意见》围绕团体标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监管措施。在标准制定环节,要求社会团体严格履行立项审查程序,确保标准内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发展方向。社会团体需建立健全标准起草工作机制,广泛吸纳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等各方代表参与,避免标准内容偏向特定利益群体。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等重大事项的团体标准,政策要求必须经过专家论证和社会公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在标准实施环节,政策强化了对团体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市场监管部门将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对团体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重点检查标准中是否存在排除、限制竞争的条款。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社会团体,将依法采取责令整改、撤销标准编号、公示不良行为记录等处罚措施。同时,政策鼓励社会公众和企业对团体标准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构建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

三、社会团体的准则

社会团体作为团体标准的制定主体,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合规要求。首先,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必须确保程序合法合规。社会团体应建立完善的标准制定流程,明确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范,确保标准制定过程公开透明。对于涉及专利的团体标准,社会团体需按照《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要求,及时披露专利信息并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声明,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其次,社会团体在标准内容设计上需严守竞争红线。严禁在标准中设置歧视性技术指标、限定产品来源或供应商范围,不得以标准实施为名行垄断之实。例如,社会团体不得通过制定高于行业普遍水平的技术要求,变相排斥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得在标准中规定特定品牌或型号的产品,限制市场自由选择。社会团体还需定期对已发布的团体标准进行复审,及时修订或废止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或存在违法违规内容的标准。

四、竞争格局新变化

《指导意见》的实施将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政策的严格执行将有效遏制部分社会团体滥用标准制定权的行为,打破不合理的市场壁垒,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另一方面,政策的出台将推动团体标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社会团体将更加注重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制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团体标准,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对于企业而言,政策实施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企业需加强对团体标准合规性的审查,确保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同时,企业应积极参与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通过贡献技术成果和行业经验,争取在标准中体现自身利益诉求。对于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团体标准,企业可将其作为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通过采用先进标准实现转型升级。

五、企业应对的建议

面对团体标准合规管理的要求,企业和社会需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企业应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强对团体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学习,确保在参与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触碰法律红线。企业还可通过加入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积极参与团体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社会各界也应共同推动团体标准合规管理工作。行业协会和商会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会员企业遵守团体标准合规要求,加强行业自律。科研机构和高校可通过开展标准化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团体标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媒体和公众应加强对团体标准合规管理的宣传和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关于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是我国团体标准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社会团体划定了行为边界,也为市场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团体、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团体标准向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团体标准合规管理的深入推进,我国标准化事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