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传递品牌信任,连接共创美好未来

国内标准化服务机构
一次合作,终身服务
标准咨询:199-3586-9001

当前位置:标准申报服务网 >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移动终端和类似用途屏幕贴膜》即将出台,终结贴膜市场“野蛮生长”

发布:标准申报服务网 发表时间:2025-09-03 访问量: 5 次

近日,由工信部下达计划,轻工行业牵头制定的《移动终端和类似用途屏幕贴膜》行业标准(计划号:2025-0460T-QB)已完成起草工作。该标准旨在规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设备屏幕贴膜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和标志包装,为消费者提供明确的选购指南,有力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背景与意义:从“路边摊”到“标准件”的蜕变

屏幕贴膜作为移动终端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已成为亿万消费者的刚需产品。然而,与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领域长期处于“无标可依”的状态,导致市场乱象丛生: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劣质贴膜,材质不明,其宣称的“9H硬度”、“防蓝光99%”等性能往往无法兑现,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概念炒作与虚假宣传:各种营销术语层出不穷,如“纳米”、“量子”、“航空材料”等,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无从分辨,支付高昂“智商税”。

健康与安全存隐忧:部分劣质贴膜材质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对人体健康不利;其透光率、防蓝光性能若不符合要求,反而可能加剧视觉疲劳。

《移动终端和类似用途屏幕贴膜》行业标准的制定,正是为了给这片“野蛮生长”的市场划定明确的边界,通过科学、统一的技术规范,保障产品质量,净化市场环境,让消费者买得明白、用得放心。

2核心内容解读:标准如何规范一张“膜”?

该标准从消费者核心关切出发,对屏幕贴膜的各项关键性能指标作出了细致规定:

光学性能要求

透光率:规定不同类型贴膜(如高清、磨砂、防窥)的最低透光率要求,确保贴膜后不影响屏幕显示的清晰度和色彩真实性。

蓝光性能:对宣称具有“防蓝光”功能的产品,其蓝光透射比必须达到明确的技术指标,防止虚假宣传。同时会区分“无害蓝光”与“有害蓝光”的防护,避免因过度防护导致屏幕严重偏色。

表面性能要求

硬度与耐刮性:对宣称的硬度等级(如9H)建立统一的测试方法,确保其抗刮擦性能与宣传相符,真正保护屏幕。

疏油疏水性:规定涂层的耐久度,确保贴膜能有效抗指纹、汗渍,并且经过摩擦测试后仍能保持该性能,而非“一次性的疏油层”。

安全与环保要求

材料安全:明确要求贴膜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环保和健康标准,杜绝有害物质(如某些重金属、塑化剂)的引入。

防爆性能(如适用):对宣称“防爆”的钢化膜,其碎裂后的状态应有要求,防止碎片飞溅伤人。

分类与标志要求

标准将科学地对贴膜产品进行分类,如按材质(PET/TPU/玻璃)、功能(高清/防窥/防蓝光)等维度,使产品定义更清晰。

要求产品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注类型、主要性能参数(如透光率)、执行标准号等信息,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3对行业与消费者的影响:迈向透明与健康

该标准的实施预期将带来多重积极影响:

对于消费者:获得了最权威的“选购指南”,能够依据标准明辨优劣,避免被夸大的宣传所误导,权益得到根本性保障。

对于诚信企业及品牌商:获得了展示产品品质的“试金石”和“通行证”,保护了其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良币驱逐劣币,使其更愿意投入研发创新。

对于整个行业:结束了低质低价竞争的局面,推动产业链向高品质、高性能、高附加值升级。标准的统一也有利于降低市场教育成本,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语

《移动终端和类似用途屏幕贴膜》(2025-0460T-QB)行业标准的制定,虽着眼于一张小小的“膜”,却体现了对消费者体验和权益的高度重视。它是消费配件领域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未来,随着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屏幕贴膜市场将迎来一轮彻底的洗牌与升级,一个更加透明、规范、健康的消费环境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