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传递品牌信任,连接共创美好未来

国内标准化服务机构
一次合作,终身服务
标准咨询:199-3586-9001

当前位置:标准申报服务网 > 标准资讯

AI+标准化登场:工信部2025工作要点解读

发布:标准申报服务网 发表时间:2025-05-07 访问量: 10 次

当政策遇上科技风口——工信部近日发布的2025年标准化工作要点,首提“AI+标准化”新思路。透过政策文件,我们可以管窥中国标准化战略的新动向与大局观。

AI+标准化登场:工信部2025工作要点解读

4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为今年的标准化工作定下基调。这份文件干货满满,其中“探索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的提法尤为引人关注。作为一位资深标准化布道者,笔者从政策中读出了几大关键信号:

首先,国家开始将AI视作提升标准制定效率的工具。文件指出,要利用大模型技术赋能标准化全流程,包括标准预研、编制、宣贯和实施,以提高标准制定效率。这意味着未来标准制定可能引入AI辅助,如自动分析行业数据制定标准草案,智能校验标准文本一致性等。这一举措将大大缩短标准出台周期,让标准更快速响应产业变化。

其次,新兴产业标准布局加速。政策中罗列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北斗导航、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医疗装备等众多前沿领域,并明确要求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可以看到,中国正试图在这些科技前沿领域抢占标准高地。例如,在5G-A、6G、量子通信等“未来赛道”,我国提前布局标准研究,无疑是为引领未来全球技术标准奠定基础。

第三,政策强调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同制定标准。过去标准主要由大企业或研究机构主导,如今鼓励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形成供应链协同标准。这反映出政府希望标准更贴近实际应用,由产业生态共同完善,从而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采纳率。最后,不容忽视的是未来产业标准的超前谋划。文件提到了元宇宙、脑机接口、生成式AI等尚在萌芽的新领域。这些听起来前沿科幻的词汇进入政策文件,意味着中国标准化战略眼光已投向5-10年后的技术版图。提前介入标准制定,将为我国在未来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总体来看,工信部2025标准化要点展现了国家在标准化上的大局观:既立足当前补短板,又前瞻布局抢占制高点。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标准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不论是布局AI技术还是探索新行业,都要将自身发展与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可以预见,在政策引导下,今年中国科技产业将迎来一波标准化建设热潮。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些政策动向如何在产业一线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