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传递品牌信任,连接共创美好未来

国内标准化服务机构
一次合作,终身服务
标准咨询:199-3586-9001

当前位置:标准申报服务网 > 标准资讯

标准与专利的本质区别?如何更好实现标准的价值?

发布:标准申报服务网 发表时间:2025-10-10 访问量: 4 次

标准

定义: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即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称为标准化。

性质:在我国,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它为市场竞争提供比较好的平台,推动创新成果的传播,促进技术创新。

专利

定义:从字面上是指专有的权利和利益,是经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专利法律进行审査认定为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是一种私有权。

性质: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垄断权,可以自行实施或授权他人实施其专利,并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其专利。

总之,标准和专利都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但它们的定义、性质和作用均有所不同。

影响和作用

标准

标准通过引导市场的发展来指引研发活动的方向,为新技术的研发和实施节约时间、金钱上的成本。它确保市场中商品的质量安全,促进生产、贸易活动的规模化,推动减耗增效、增加供给、改善市场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专利

专利可通过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给从事创造的人以经济上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通过转让专利权、自己实施或者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技术来回收研究开发的投资并获得利润。专利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为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使创造新的需求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总之,标准与专利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增进消费者福利等方面具有相同的作用。由于执行标准并不排斥经济上的成本,引入专利技术并不会使标准难以实施。为了履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等国际条约的义务,我国政府在标准的制定中也必须允许专利技术的引入。标准与专利相结合,可以更先进,从而更好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互关系

专利的专有性和创新性与标准的公益性和成熟性截然不同,甚至有些矛盾。但是,它们的主题都是技术,都具有可实现性、公开性和不断发展的动态性,是互相包含、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标准是领域内已有技术的总结和提炼,可以作为研发活动的基础资料,而专利则能带动标准的发展,当新技术已经发展成熟,旧的标准不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时候,标准的改进和更新就在所难免。

法律关系

在国内法律中,政府强制性标准与政府推荐性标准在法律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推荐性标准没有强制执行力,而在国际法律中,标准必要专利(SEP)的出现使得专利与标准产生了交叉,私权与公权的矛盾得以调和。标准必要专利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推广技术,使得技术产品具有兼容性和统一性,避免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专利与标准在定义、性质、作用和法律关系上都有所区别,但它们都是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和专利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

不但如此,标准只有同专利相结合,才能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实现它们的市场价值,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与贸易在更高的水平上更快地有序发展,更好地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服务。